首度见到 富士古道 这个名称
是约两年多前在乱集团的网站
当时心想在台湾怎会有此名称饶富日本风味的一条古道
后来惊喜的发现
这条古道还通到 富士坪大草原
而且古道竟然地处阳明山国家公园的边陲
那时的偶正忙着完成 阳明山东西大纵走 的活动
心想总要找个时间去这条古道走走
然而计划永远赶不上变化
数年间东西大纵走都已完成两回
而第三张纪念状也只差两个山头即可入手
然而当初的心愿却一直未能完成
想来也真是够惭愧的....
就偶个人了解
位处北部地区的大草原
除了人人耳熟能详的擎天岗之外
接下来便是草岭古道的桃源谷大草原
以及万里的富士坪大草原
前两者偶都已造访数次
惟独后者却是迟迟无法成行
所以趁着昨日的晴朗天气
终于可以独闯富士古道
得以一偿宿愿
--------------------------------------------------
「富士古道」,一个很日本味的名字,是我最早认识,也是我走过的第一条古道。
富士古道,位于台北县万里乡,因沿着大尖山东南稜而行,又名「大尖古道」。
大尖山为圆锥状的火山遗迹,酷似日本富士山,所以有「小富士山」之称,
为「富士」古道名字的由来。古道终点为大尖山大草原,称「富士坪」。
大草原水草丰美,适合放牧,日据时代以来,当地农民便是走这条古道前往富士坪牧牛。
因此,「富士古道」可说是一条「牛路」。
富士古道的登山口位于「北28乡道」约9.8公里的大坪国小溪底分校旁。几年前,它还是一条冷门路线...
-----------------------------------------------------
以上文章摘自Tony的自然人文旅记
14日晨约七时半
偶还是走十八标
经大直桥与自强隧道
在故宫斜对面的7-11略事整补
而后一路往风柜嘴前去
这条路长久以来一直是单车的热门路线
所以单车上的勇者们成群结队络绎不绝
热闹的程度与巴拉卡公路差可比拟
不多久偶经过风柜嘴
继续走万溪产业道路
有一阵子没路过此地
发现原本狭窄的路面有部份已拓宽完成
而且有工程车正在进行拓宽工程
这对行车安全颇有助益
一时找不到详细地图,先以简图代之
偶就是带着这张图去爬山的
从北28乡道约9.5K处左侧的叉路转进来
是一条稍有上坡的叉路
边坡上有 溪底分校 的路标
溪底分校已改为 台北县自然体验中心
大坪国小溪底分校校园
大坪国小溪底分校正门
偶把车停在校外路边凹处
这个位置还蛮理想的
箭头指示方向即通往富士古道
从停车处前行约50米遇竹林有叉路
要记得走右侧小路才对
富士古道一开始就是一段约20分钟的陡坡
路窄仅容单人行走攀爬
先来个下马威
这也是整个行程里最难的一段
之后就粉平易近人了
这是石棚土地公
由于背对山路
会有人误以为是石椅
所以有善心人士放了个深蓝色香炉以免误会
这是石棚土地公的正面
此处较平坦宽阔
路旁有人摆上横置树干可供歇息
地上有 防迷地线
大草原上也有
听说是用来防止民众迷路的
磺嘴山生态保护区
擅入者罚一万五
还真好赚
在第三草原接近磺嘴山那边还有个相同的告示牌
如果未申请而进入就真的要受罚了
偶记得相同的告示牌在石梯岭那儿也有一个
看到告示牌
也就等于到了富士坪大草原的入口
这是第一草原
苍翠的树木
如茵的草原
真想在草地上打滚
蓝天白云
远山绿树
大尖池
还有两只大水牛
从小在乡下农家长大的偶
也粉久没看到这水牛老友
牛眼对人眼
相对数分钟之后
牠们发现偶没恶意
便自顾自吃草去了
?郁的树林与青翠的草地长相左右
偶坐在这树丛里休息用餐
小ASIMO也跟偶长相左右
草原上的防迷地线
偶顺着这条绳子走向第二草原
偶在树林里的小径走了超过十分钟
却依然陷身于宽广的树林之中
举目四顾并无草原蹤迹
开始怀疑是否走错方向
于是当机立断退回第一草原
结果碰到一对从林市古道爬上来的夫妻
告诉偶那条路的确是通到第二草原
只要继续多走个五分钟就会抵达
这消息虽令偶扼腕
但今天偶是定位为探路行
这样下回才有再来一次的藉口
这是生长在草原上的香菇
粉奇妙吧!!
山路旁的植物
偶一时忘了它的名字
这条古道可能因为不甚出名
所以前来攀爬的登山客并不多
因此可以获致难得的宁静
坦白讲擎天岗由于知名度高
同时交通方便
所以经常游人如织
几乎等同夜市一般
而桃源谷大草原距离台北较远
停车后也需要爬个二十分钟的石阶
所以游客较少
唯独富士古道
来此者多半为喜爱寻觅走访古道的登山客
为着健身或美景而来
所以相对而言游客少了许多
在整个攀爬过程里偶独自一人在山里行走
感觉上好像又回到当年独闯三貂岭瀑布群
整座山阒无人声
耳中只听闻虫鸣鸟叫
以及风吹树叶的沙沙作响
还有小溪的流水声淙淙
这感觉真令人心旷神怡
亲爱的朋友
有空的话您也来走走吧!!
[ 本帖最后由 lcyun 于 2007-10-15 22:55 编辑 ]